来源: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
主 题: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谈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时 间:2018年10月30日上午10时
发言人:海关总署党组成员 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 张广志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副主任 万中心
简 介: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国务院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务院为何如此重视?
《工作方案》核心内容是什么?
又能为企业、普通老百姓带来哪些切身好处?
中国政府网邀请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为我们——解答。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国政府网高端访谈。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国务院的重点工作之一。2018年10月13日,国务院印发《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着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稳定健康发展。国务院为何如此重视?《工作方案》核心内容是什么?又能为企业、普通老百姓带来哪些切身好处?中国政府网邀请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各位。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办公厅主任张广志,海关总署研究中心副主任万中心。欢迎你们。
主持人: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三分之一被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9月18日、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两次研究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您认为这项工作为何这么重要?
张广志: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年内整体通关时间要再压缩三分之一。这次国务院又提出,到2021年底,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是口岸营商环境两大重要的指标。所以,我们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持续推动压时间、降成本两项工作。
张广志:整体通关时间是指货物抵港到货物提离整个进出口环节的时间,包括货物抵港、装卸、堆放、理货、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等多个环节的耗时。除了海关办理业务时间外,还有港口作业、物流作业等时间。海关的时间占整个通关时间不到10%。
张广志:2017年,我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是97.39小时,今年要压缩到65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是12.29小时,今年要压缩到8.2小时。截至目前,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单从9月份数字看,进口整体通关时间56.86小时,当月压缩比为41.62%;出口整体通关时间6.83小时,当月压缩比为44.41%,均完成了压缩1/3的任务。下一步将继续采取措施,确保通关时间没有大的反弹。
张广志:从海关方面讲,要提高进口货物抵达口岸前“提前申报”的比例,非查验货物抵达口岸后即可放行提离;推进关税保证保险改革,可以“先放行后缴税”;还有,要推行铁矿石等矿产品“先验放后检测”,开通农副产品、鲜活商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等。从港口物流作业方面讲,要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向科技要效率、要效益。
张广志:正如主持人所说,9月18日、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两次研究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足见国务院对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张广志:从国际上看,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多边贸易的维护者,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自身的工作。对于口岸工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一方面为广大进出口企业松绑减负,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跨境贸易转型升级,实现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的转变。
张广志:从国内看,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贸易大国,对外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2.2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9%。其中,出口11.86万亿元,增长6.5%;进口10.42万亿元,增长14.1%;贸易顺差1.44万亿元,收窄28.3%。成绩来之不易,如果想保持下去,需要我们继续改进口岸工作,营造更好的口岸营商环境。
张广志:从国际国内横向对比看,去年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跨境贸易排名在190个经济体中位于97位,远低于韩国、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我国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我们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找出自身差距,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贸易便利化,激发改革动力,增强改革实效,加快推动形成更有吸引力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主持人:《工作方案》提出了2018年到2021年的三年口岸工作目标,我们统计了一下,对工作目标有多个量化指标来评判,请您介绍一下这些指标的构成并谈谈《工作方案》的总体精神和核心内容。《工作方案》要求在11月1日前需在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减至48种,请您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张广志:《工作方案》在目标任务中分2018年、2020年、2021年三个时间节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指标:从精简监管证件方面,提出到2018年底,需在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数量比2017年减少三分之一以上,除安全保密需要等特殊情况外,全部实现联网核查,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从降低口岸成本方面,提出到2020年底,相比2017年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降低一半。从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方面,提出到2021年底,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从提升世界银行排名方面,提出世界银行跨境贸易便利化指标排名提升30位。
张广志:这几个指标就是《工作方案》最核心的内容,概括起来讲,就是“减单证、提时效、降成本”这9个字。这些可量化的指标是国务院明确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们要以目标为导向,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切切实实提高广大进出口企业的获得感。
张广志:在“减单证”方面,我们要按照“能取消的就取消、能合并的就合并、能退出口岸验核的就退出口岸验核”要求,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在今年11月1日前由86种减至48种。目前,我们正在与有关部门合力推动监管证件联网核查工作,确保11月1日完成任务。
张广志:在“提时效”方面,我们要会同地方政府推进口岸物流信息电子化和口岸查验智能化,提高口岸物流服务效能和查验准备工作效率,加快建设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创新边境口岸通关管理模式,加快开通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主要业务应用率在2018年底前达到80%,2020年底前达到100%。
张广志:在“降成本”方面,我们要配合财政部门,会同地方政府清理规范口岸经营服务性收费,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管理制度,今后未经国务院批准,一律不得新设涉及进出口环节的收费项目。目前,各地正在逐个口岸梳理收费项目,今年10月底前实现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对外公示。明码标价,交明白费,收明白钱。
张广志:我们针对世行的指标构成和评分要求,去年底和今年都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项行动,此次《工作方案》提出的20条措施,如果真正落到实处,我想对提高我国的世行跨境贸易排名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要与世行组织保持密切沟通,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力争在今年的排名上有所进步。
主持人: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一直以来都是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工作,2018《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年内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1/3,为落实这个目标,此次《工作方案》又出台了哪些具体举措?有哪些新亮点?这些措施的实施给外贸企业和普通老百姓带来哪些切身好处?
张广志:整个方案中的举措,大部分都与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有关,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优化通关流程、创新口岸作业方式、提高“提前申报”比例、进行关税保证保险改革、实行铁矿石等“先验放后检测”、深化“单一窗口”建设、扩大“绿色通道”、提升口岸信息化和查验智能化水平、扩大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国际互认范围,等等等等,都是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间的方式方法,这些工作做好了,通关时间也就减少了。
张广志:这些举措有的是创新性的,有的是原来就已经实行了,只是深化和扩大应用的,如果说亮点,都很亮。尤其是精简监管证件、关税保证保险改革、铁矿石等先放后检这几个措施,都是第一次提出来的,有创新突破意义。
张广志: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效率,就是金钱,控制工期就是控制成本。通关时间减少了,通关效率高了,企业在口岸上不用花费更多的时间了和心思了,企业的生产安排就更加紧密了,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大有裨益的。
主持人:我们从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当中,摘选了几条网友的留言请您看一下。
来自北京市的网友“沈先生”:您好 ,我所从事的行业属于国际贸易,2018年6月30日润滑油转关业务停止,7月1日全面推行全国通关一体化政策,但节假日和周末,海关不上班,我们则需提前报关把货装好,压车若干天,每天压车费800-1200元/车,企业承担了太大的成本,根本无法跟国际公司去竞争。希望能在此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 1、节假日海关不上班,手续如何审批? 2、平时的周末,海关不上班,如何来审批?
万中心:全国口岸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实施更高水平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积极向实现365天天天能通关目标迈进。对于出口需要“先运抵、后申报”的港区,海关周末和节假日大都安排了预约服务窗口和专人值班。全面推行全国通关一体化后,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申报地点,既可以在企业所在地、实际业务集中地报关,也可以在口岸报关,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等途径申报后,除少量需要窗口递交的尚未联网核查证件所涉货物以外,绝大多数货物将由系统自动审单、放行,结果通过原申报端反馈企业。企业可以综合考虑物流运输、截港日期和货物性质和海关监管要求等要素,自主选择申报时机,避免“压车”、“压库”、“港外落箱”等费用。目前,部分港区已实施出口货物“提前申报、码头验放”通关模式,如天津东疆港区、上海洋山港区等,更加便于企业选择合适自己的通关模式。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的网友“钟先生”:影响各地通关效率的还有理货这个环节,理货是各地港口控制,理货效率太低,理货报告出具较迟直接影响报关,海关系统没有运抵关联的理货报告则无法受理进出口报关。能否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提升理货效率?
万中心:2017年12月20日,海关总署发布《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72号公布)第十八条作了修改,删去了“进口货物、物品和分拨货物、物品提交理货报告后”才能办理相关手续的表述,将该条改为“疏港分流货物、物品提交运抵报告后,海关即可办理货物、物品的查验、放行手续。”因此,对一般进口货物的申报和放行,已都不需要“理货报告”,也就是说,理货报告已经不作为进出口货物报关放行的前提条件了。
主持人:“提前申报”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张广志:“提前申报”是海关近期推广试点的一项全新通关模式,是指在舱单数据提前传输的前提下,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提前向海关申报,海关提前办理单证审核及税费征收。对于采用无纸化方式申报,电子支付税款,且不涉及查验的货物,企业在货物运输阶段就可完成申报前准备和申报手续,实现货物到港即提离。与传统的“货物到港,申报进口”模式相比,进口提前申报模式下海关通关作业前置,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大幅缩短。日前,我看到一个报道,浙江省有家公司通过进口提前申报,货物运抵上海洋山港后,短短半天时间就完成了理货、实货放行等手续。我们欢迎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采用这个新模式。
主持人:关税保证保险改革有什么亮点?可以为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张广志:关税保证保险是海关联合保险公司全新开发的保险产品,既是海关首次引进保险产品作为新型担保方式,也是保险行业内第一个以政府机关为被保险人的保证保险产品。关税保证保险指的是,进出口企业在保证海关税收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保险担保实现货物“先放行后缴税”。我们从9月1日起已在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南京、宁波、青岛、广州、深圳、黄埔10个直属海关进行试点,目前有人保、太平洋保险和中银保险参与试点。具体做法是一般信用及以上的企业,通过与保险公司签订《关税保证保险投保单》、《投保人承诺函》,送海关审核备案后就可以办理。通过这项措施,既可以压缩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又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企业无需占用在银行的授信额度,直接通过关税保证保险节约了占用资金的比例。信用等级为一般信用及以上的企业,都可以享受这一政策。
主持人:“先验放后检测”是什么意思?主要针对什么商品实施的便利措施?
万中心:“先验放”指进口矿产品经现场检验检疫,包括放射性检测、外来夹杂物检疫、数重量鉴定、外观检验以及取制样等符合要求后,即可提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后检测”指进口矿产品提离后实施实验室检测并签发证书。大宗资源型商品由于品种单一,比如铁矿石,潜在危害风险小,我们在监管上采取“先验放后检测”检验监管方式,可以加快通关时效。这项改革首先是从铁矿石开始的,以去年为例,我国进口铁矿石约10亿吨,原来的通关模式是“先检测后验放”,按照规定,每750吨抽样一次,检测周期约为10~15天,这样铁矿石就需要在港口堆放,既产生了费用,又影响了通关效率。实行“先验放后检测”后,铁矿石就可以在到港后直接提离或短时间内提离,大大缩短在港堆放时间,自然也就减少了堆存和装卸的费用。除铁矿石外,我们还将对铅矿、锌矿、铬矿、锰矿等与铁矿石相似的,可以在口岸现场就能排除安全、卫生、环保潜在危害的风险较低矿产品,也纳入“先验放后检测”试点。这里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先放后检”的产品,海关完成合格评定并签发证书后,企业方可销售、使用进口矿产品。
主持人: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在边境口岸实施情况怎么样?
张广志:口岸农副产品“绿色通道”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对接合作,促进对农副产品等时效性要求高的商品而采取的快速通关措施。鲜活农副产品一般来说保质期时间短,对于这类产品的跨境运输和贸易,这几年我们在中哈、中吉、中塔、中蒙等边境口岸都开通了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实施“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对进出口农副产品实行预约查验、优先查验、联合查验或非侵入式查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鲜活产品检验检疫流程,强化智能监管和精准服务,在通关上给予最快的便利。今后我们将扩大推广到更多的边境口岸上去。
主持人:数据分析,通关环节的费用是制约一个国家跨境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您认为我国的通关费用高吗?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究竟有哪些?该如何清理这些不合理的收费?马上要出台的各地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广志:目前进出口环节收费项目主要包括,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类,主要由船公司、港口、码头堆场、船代公司、货代公司等向进出口企业收取,是进出口环节费用的主要部分,约占9成以上。
张广志: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影响我国跨境贸易得分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通关环节的费用。我国进口一个集装箱货物的平均通关成本为915.9美元,远高于经合组织国家137美元的平均水平,同时也高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532美元。与主要竞争国家相比,我们也没有优势(俄罗斯进口通关成本为740美元、印度678美元、南非870美元,都低于我国)。根据国务院部署,降低口岸收费这项工作,中央层面由财政部牵头负责,地方层面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发挥主体责任。
张广志:我们调研了几个大的港口,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收费项目比较多,进口环节有30个收费项目,出口环节有28个收费项目,并且存在着价格竞争不充分、进出口货主企业议价能力较弱、收费标准较高等问题。
张广志:公开才能创造公平,竞争才能激发活力。对此,《工作方案》要求,要清理不合规收费,10月底前由各地向社会公布当地口岸收费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不得收费。同时国务院还提出年内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比去年降低100美元以上,沿海大港要有更大幅度降低。
张广志:对于港口、船公司、堆场码头等可能存在垄断性收费的环节,要综合运用反垄断、政府约谈、价格检查、引入市场竞争等手段,有效降低收费标准。
张广志:实现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并对外公示,可以倒逼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公开透明、规范合理。目前,各地方已经或正在建立地方政府牵头,地方价格、市场监管、商务、交通、口岸管理及口岸查验单位共同参与的口岸收费监督管理协作机制。推行“阳光价格”,明确收费标准、依据和主体。另外,通过建立清单公示制度,明码标价,可以强化社会监督,降低口岸合规性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好地服务。
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网友“姜先生”:一些港口进口码头操作费THC收费高,也高于其出口收费!港区建立联合查验区有一刀切的现象,集装箱货物必须集中到一个查验中心否则不与查验,变相导致企业查验费用过高! 港口各大场站统一收取提箱机械费、空箱返场机械费,有垄断行为,能不能参考天津港反垄断处罚案例,规范收费与查验。
万中心:据我们调研了解,码头操作费THC收费在所有通关费用里占比很大,每个标箱大概要收600至900元不等,主要包括集装箱卸船、拖箱、堆箱等费用。主要是船公司或其代理人收取的,属经营性收费。我们建议相关收费主体加强价格自律,做到公开、公平,根据经营情况,能适当自主实现费用下调。
万中心:你所说的集装箱货物必须集中到一个查验中心问题,目的是免除多头监管、重复查验、反复开箱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于查验费问题,财政部联合六部委2016年就已经出台了一个政策,免除海关查验没有问题企业的吊装、移位、仓储费用,由财政负担这部分费用。也就是说,只要海关查验没有发现问题的,因查验而引发的费用都是由政府买单的。对企业来说,只要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应该不存在查验费用高的问题。
万中心:您所提的“提箱机械费”、“空箱返场机械费”等名目,在各港口目前的名称并不统一,有的叫“上下车费”、“还箱费”等,但收费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按照《工作方案》,财政部正牵头推进清理规范口岸经营服务性收费工作。对实行政府定价的,严格执行规定标准;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督促收费企业执行有关规定,不得违规加收其他费用。同时,鼓励竞争,破除垄断,推动降低报关、货代、船代、物流、仓储、港口服务等环节经营服务性收费。相关部门将加强检查,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收费行为。这次国务院要求要地方政府或港口经营单位引入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和空间,同时要通过收费对外公示,明码标价,让企业有所选择,目的就是要打破垄断。
主持人:《工作方案》中着重提出要加强科技应用,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我们将如何落实这个要求?
万中心:口岸通关,是一个由运输企业、港口码头、装卸作业企业、报关代理中介服务企业、海关、物流企业等共同参与完成的复杂过程,环环相扣,需要更紧密地衔接,才能提高通关效率。这就需要取消传统纸质单证人为流转,实现信息的无纸化,推进口岸物流信息电子化,每两个环节之间都通过信息化手段报送、传输、反馈信息,从而节省通关时间。
万中心:我们要按照国务院提出的要求,一是深化“单一窗口”建设,即加强“单一窗口”与银行、保险、民航、铁路、港口等相关行业机构合作对接,将“单一窗口”功能覆盖国际贸易管理全链条,打造“一站式”贸易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建好了,将使我国的“单一窗口”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推进口岸物流信息电子化,实现口岸作业场站货物装卸、仓储理货、报关、物流运输、费用结算等环节无纸化和电子化。推动海运提单换提货单电子化,企业在报关环节不再提交纸质提单或提货单。2019年6月底前,实现内外贸集装箱堆场的电子化海关监管。2019年底前,在主要远洋航线实现海关与企业间的海运提单、提货单、装箱单等信息电子化流转。三是提高海关查验智能化水平,开发应用集装箱空箱检测仪、高清车底检测系统,通过设备自动检查、智能判定,切实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工作量,有效防范执法风险;应用安全智能锁,通过设备卫星定位、开拆报警等功能,实现对海关监管货物途中运输的行程轨迹、实时位置、箱门锁闭状态监控;扩大“先期机检”作业试点,通过在口岸物流主通道设置检查检验设备,实现对进出口货物的顺势监管,减少来回调拨,提高口岸作业效率;扩大“智能识别”试点。统一开发软件,对图像进行智能判别,减少人工不必要的干预。
来自上海市的网友陈先生:电子化通关正在全面推进,现在海关提供收货人自行打印关税增值税税单也给企业带来的便利,但是有些规定不符便利化的需要,例如:不能使用常规的A4纸,必须配备彩色打印机以便打印红色印章,才能被税务局接受。这些涉及海关与税局的文件,能不能考虑操作的实效性和经济性,为通关便利化提速在助力?
万中心:2016年起,海关会同税务部门已着手推行企业纳税相关便利化改革,您所提的税单自助打印,就是2018年实现的最新改革进展之一。税单专用纸张、彩色打印,主要是在当前条件下,满足税单跨区使用、税单防伪等要求,《工作方案》已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广财关库银横向联网,加快推进税单无纸化改革”的要求,在进一步加强税单联网核查基础上,将会给企业带来更便捷的体验。
万中心:感谢您对改革的支持、关注和参与,希望口岸的营商环境在大家的共同配合、协作下,早日实现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目标。
主持人:世界银行每年发布《营商环境报告》,《工作方案》也明确提出要“对标国际,高效便利”,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哪些差距?最新通车的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在通关模式上有哪些创新举措值得推广?
张广志: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还是通关时间长,通关成本高,还需要我们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改革创新。
张广志: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这两个口岸都是新近开通运行的,对加强内地与港澳地区更紧密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非常重要。为推动广深港高铁口岸的开放,在内地与香港有关部门的合作下,创新了口岸设置方式,从更好地发挥高铁效益出发,内地口岸区设在了香港西九龙,免去了旅客两次上下车进行查验的麻烦,更加便利了旅客的通关通行。在港珠澳大桥口岸的开放上,内地与澳门有关部门创新提出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旅客通关只排一次队,刷一次证,同时推行“客、货车一站式通关”模式,借助“一站式”检查系统,海关和边检共用采集信息,对同一台车辆可以同步验证,自动放行,司机无需下车填表和提交有关证件,只需通过指纹和人脸识别系统即可快速通关。
主持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工作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请问我们如何确保《工作方案》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张广志: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工作涉及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以及多个国务院部门,涵盖价格、商务、交通、口岸、海关、市场监管、金融保险等多领域,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很大,需要各地、各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
张广志:中央层面,积极发挥国务院口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海关总署将协调推动各部门进一步简化监管证件,加快实现联网核查,并做好《工作方案》各项措施的落实督办。
张广志:地方层面,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价格、商务、交通、口岸等部门及口岸查验单位共同参加的口岸收费监督管理协作机制,鼓励竞争,破除垄断,推动降低报关、货代、船代、物流、仓储、港口服务等环节经营服务性收费。引导进出口经营服务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积极倡导诚信经营、合理定价。对实行政府定价的,严格执行规定标准;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不得实行强制服务或违规加收其他费用。
张广志:各直属海关要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总署要求,加快推进关检业务融合,确保各项业务改革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积极配合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做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各项工作。
主持人:感谢两位嘉宾做客中国政府网的高端访谈,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的支持。本期中国政府网高端访谈到此结束了,“听民意、知民愿、聚众智”,我们下期节目再见。